当前位置:首页 > 信息速递 > 正文

区林业局:“三优三强”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“两张皮”

发布日期:2022-12-16 15:42

  今年以来,黔江区林业局积极探索创新设优支部建制、强化组织功能,培优示范带动、强化先锋意识,建优联结机制、强化资源共享,创新推行“三优三强”工作法,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“两张皮”,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进、深度融合、质效提升。近期,在全区8条产业链集中评议蚕桑丝绸全产业链总排位第1名;在项目英雄榜争资竞榜21个项目中位列第1名;争资英雄榜,已完成全年争资目标任务,超额2945万元,在23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3名。

  设优支部建制,强化组织功能。

  以党建为引领,突出工作重点 ,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,结合“林长制”、森林资源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,优化设置以突出“工作绩效”为重点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支部、森林资源安全支部和林业产业发展支部。根据工作性质、工作重点、年龄结构、专业技能等重组支部党员,使党员力量更均衡、结构更优化、活力更彰显。实行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制度,保障“双重组织”生活会成效,实时督促指导支部党建工作,形成每个支部有党员领导干部、有管理贤才、有技能人才的良好格局。

  培优示范带动,强化先锋意识。带头学习,带头协调部署工作,带头正气肃纪,带头森林防火,先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  标杆示范带动,抓实党建主业。局党组带头提高政治站位,聚焦主责主业,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。制定党组、党组书记、党组成员三个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,实行党组成员联系支部制度、述职考核制度,带头参加“双重”组织生活、民主生活会。党组书记对党建工作亲自部署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、重点环节亲自协调,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。 2022年已召开局党组(扩大)会27次、听取和研究党建工作6次,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。各支部严格执行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扎实开展“主题党日”活动,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。

  示范理论学习,筑牢思想根基。今年来,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1次,党组书记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上党课12人次。各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党员广泛开展微党课宣讲,运用“重庆干部网络学院”“学习强国”等广泛学习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学习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一二三四卷,强化理论武装,筑牢思想政治根基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
  从严正风肃纪,“三不”一体推进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,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。接受区委“巡察”回头看,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全面完成整改。凡属重大事项决策、重大项目投资、重要干部任免奖惩和大额资金使用,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,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、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,局党组与各科室、各支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,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、制定防范措施,扎实开展“以案四说”“以案四改”警示教育。

  发挥先锋作用,急难险重露身手。面对百年不遇的夏秋持续高温干旱天气,森林防火告急,班子成员率先垂范,支部党员值守在防火督查、调度扑火一线。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,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,党员领导干部和支部发挥主心骨和战斗堡垒作用。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支部立足岗位职责,完成2022年争资任务2.0259亿元,占计划的128.72%,横向生态补偿资金到位5000余万元。林业产业发展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上,推动蚕桑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,全区桑园面积达9.5万亩,桑园基地和蚕茧产量居全市第一。今年前三季度产茧量和蚕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.1%、18.4%,精细化加工真丝面料、服装、丝绸地毯相继投产,实现由茧丝织绸服装等高附加值产品蝶变。

  建优联结机制,强化资源共享,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质效提升。

  上接“天线”,建立“工作先锋”考评机制。与区委区政府“两榜一链”融合对接,建立“工作先锋”考评机制,结合党员岗位职责,突出重点工作、职业操守,实行按月、按季和年度考核评比,实现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推进制度化常态化。

  中接“实情”,资源共享同提升。3个支部结合职能职责,与相邻区县或相关乡镇开展互联共建,资源信息共享,围绕森林防火、检疫、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,签订联防协议,联学共建、互融互助,携手共同提升。

  下接“地气”,打通惠民政策“最后一米”。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支部,立足党员岗位职责推行“一网通办”“全程网办”,积极为民营企业解忧排困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960个,每户年增收5000元,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直补资金3569.8万元,打通惠民政策落实落地“最后一米”。森林资源安全和林业产业发展支部,向白石镇玉岩村、太极镇、金溪镇派出乡村振兴党员技术骨干4名,帮扶当地产业振兴。全区蚕桑覆盖24个乡镇街道,全产业链常年吸纳就业1.5万余人。